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y, 2015

健身知識:關於情緒的八大傳言

Image
健身知識:關於情緒的八大傳言 揭威 2015年02月28日13:21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情緒是心理的晴雨表,能顯示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,也能傳達我們的所思所想。然而人們對情緒的認識有許多誤區。對此,我們綜合國內外研究,從情緒的八大傳言說起。 1.音樂讓人心情變好。 錯。這取決於聽什麼樣的音樂。研究表明,莫扎特的音樂可讓人情緒好轉,而悲傷的音樂,如《辛德勒名單》卻讓情緒明顯變糟。 2.某些食物可化解悲憤。 對。橄欖油和三文魚、核桃等食物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,有助改善情緒。人們不開心時會吃一些高熱量食物,這可能是對身體的“自然獎勵”。 3.和陌生人交流能改善情緒。 對。即使是和陌生人的簡短交流,也能改善情緒。心理學家分析說,人們希望給陌生人留下好印象,順帶讓自己產生了好情緒。 4.心情好時更信任他人。 對。研究還表明,人在情緒不好時,對人對事常抱著懷疑態度。因此,情緒壞的人更不容易上當。 5.情緒會傳染。 對。研究表明,人們可以從幸福的人身上“感染”到快樂,而壓抑的環境使人更容易抑郁。 6.年紀越大情緒越壞。 錯。事實上,人們通常越老越樂觀。因為他們意識到時日無多,會有意無意地專注於積極想法。 7.戒煙會讓人沮喪。 錯。美國布朗大學研究發現,吸煙者一旦戒煙成功,心情會比以前更好。而那些一直試圖戒煙卻未能如願的人,情緒才會變得更糟。 8.心情好時更容易迷信。 對。美國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》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心情好時更容易盲從盲信。因為快樂的人更傾向於跟隨自己的直覺,而直覺往往是非理性的。▲

健身知識:女性心臟病三大誤解

Image
健身知識:女性心臟病三大誤解 黃靜秋 2015年02月28日13:21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女性心臟病三大誤解 美國心臟協會曾表示,心臟病的致死風險高於所有癌症的總和。美國梅奧診所2月3日發布的文章提示,在美國,每31名女性中有1名死於乳腺癌,而平均3名女性中就有1名死於心臟病。梅奧診所提醒,以下3個關於女性心臟病的常見誤解,可能讓心臟問題“鑽空子”。 隻有老年女性會得心臟病?錯。所有年齡的女性都會得心臟病。美國心臟協會的調查表明,年輕女性同時吃避孕藥和吸煙,心臟病風險會增加20%。另外,長期暴飲暴食和久坐導致血管受傷,也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。雖然心臟病的風險隨年齡增加,但不要讓年齡迷惑了你。 隻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才會得心臟病?錯。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完全消除心臟病的風險。有家族遺傳史的人即使很瘦,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也可能很高。因此了解自己各項指標的水平很重要。美國心臟協會建議,20歲以后的女性應該檢查膽固醇水平。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應從更早開始。同時還應規律測量血壓。 感覺沒症狀,就沒有心臟病?錯。美國心臟協會調查顯示,因冠心病猝死的女性中,64%都沒有前驅症狀。即使有症狀,也並不典型,這些症狀可能是氣短、惡心、嘔吐、背部或下頜痛,也可能是頭暈、下胸部或上腹部疼痛或極度疲倦感。也許這些症狀對你來說司空見慣,但一旦突然出現或伴有其他嚴重症狀,不要遲疑,立即向醫生求助。 梅奧診所建議,女性在預防癌症的同時不要忘記預防心臟病。保持合適的體重,將血壓、血糖和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,戒煙並保持身心活力十分重要。男性也應注意類似誤區,以免心臟受傷。▲ (黃靜秋)

健身知識:適合當夜宵的7種食物

Image
健身知識:適合當夜宵的7種食物 臧恆佳 2015年02月28日13:19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適合當夜宵的7種食物 宵夜吃錯,影響健康﹔吃對了,則有益於身體。美國“福克斯新聞網”健康頻道近日介紹了7種適合當宵夜的健康食品。 1.爆米花。你或許認為食用爆米花就像吃了炸薯片,其實不然。一份普通爆米花所含有的熱量較低,且它富含抗氧化劑、全粒谷物和膳食纖維,食用后會有飽腹感。近期,由美國康尼格拉食品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,與食用即食麥片、水果或堅果棒的人相比,吃了低脂、不含人造黃油的爆米花的人會有更強的飽腹感。 2.櫻桃。這種味道酸甜的水果能起到很好的充飢效果,適合作為夜間的零食。更重要的是,櫻桃中含有的褪黑素有助於人們更快入睡。發表在《藥用食物雜志》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,帶有酸味的櫻桃汁有助於治療失眠症。但吃櫻桃也要注意量,一杯(約12個)即可,因為它的含糖量也較高。 3.杏仁。杏仁含有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和鎂元素,是一種健康零食。杏仁很容易吃多,所以要預先准備好食用的量,如一杯即可。 4.即食麥片。即食麥片含有全粒谷物和B族維生素,但它的脂肪、熱量和糖分含量也不少,所以要食用糖分含量較低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類型。食用即食麥片可以加一些牛奶,它含有的左旋色氨酸,有助於睡眠。 5.酸奶。低脂原味酸奶含有的蛋白質和脂肪,有助於延長飽腹感,大部分的酸奶都含糖,建議選擇原味酸奶,並加點新鮮水果。 6.梳打餅干。復雜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結合能提供讓人保持清醒所需的能量。選擇100%含量的全谷物梳打餅干和低脂奶,但要控制分量,因為太多的蛋白質會讓人難以消化。 7.花椰菜。如果你晚上需要一些熱菜暖身,那麼花椰菜就是最佳選擇了。將花椰菜煮成菜泥狀,再加一些湯,既能填飽肚子,又能起到舒緩鎮靜作用。▲

健身知識:10個小細節影響大健康

Image
健身知識:10個小細節影響大健康  2015年02月13日13:59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10個小細節影響大健康 頭發最怕染發劑。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皮膚科副教授梁燕華說,部分染發劑中的對苯二胺等苯系化合物,能滲進頭發的部分毛小皮,發生過氧化反應,導致頭發干燥、斷裂甚至脫落。燙發對頭發的傷害也極大。中老年朋友一年染發別超過兩次,染發時應選擇顏色較淺的染發劑,別在霧霾天染發。 皮膚最怕晒傷。 讓皮膚老化的“敵人”恰恰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陽光。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何黎說,紫外線不僅會使皮膚變糙,導致色素沉著,還會引起光線性皮膚病,加重雀斑、黃褐斑等,甚至誘發癌症。日照最強烈的時間,應避免過久呆在室外,外出前要涂抹防晒霜,戴好太陽帽、遮陽傘等。此外,保証充足睡眠、多吃果蔬等對護膚也十分關鍵。 手腕最怕骨頭缺鈣。 “摔跤很容易導致中老年人骨折,最常見的部位是手腕、髖關節、腰椎。”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關節二科主任溫建民說,一方面,手腕處於骨頭末端,摔跤時多數人會用手腕去支撐,易發生骨折﹔另一方面,中老年人骨質疏鬆高發,骨頭較脆。因此,摔倒時應有意識地學習運動員“滾著倒地”的方式或先用屁股著地,不管當時有無疼痛,都應及時去醫院拍片。多吃奶制品、豆制品,多晒太陽、補充鈣質都非常關鍵。 乳房最怕胸罩不適。 解放軍307醫院乳癌內科主任江澤飛教授說,現在女性壓力大,睡眠不好,作息不規律,導致內分泌紊亂,成為乳腺疾病的誘因。這是乳房承受的內在壓力。研究發現,戴胸罩時間過長(每天10小時以上)是外在壓力,會導致患乳腺疾病幾率大增。建議女性要勞逸結合,少吃高油高脂食物。睡覺時一定要摘下胸罩,周末不妨給乳房放天假,不戴胸罩。 腸胃最怕生冷食物。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濱教授說,胃喜溫,最怕生冷食物,因為吃后會讓胃產生應激反應,飯菜、湯飲的溫度盡量在37℃左右。要想養好腸胃,應重視胃的5個“好朋友”:多吃溫潤多汁的食物﹔三餐定時定量﹔細嚼慢咽﹔經常按摩腹部﹔保持好心情。 肝臟最怕過量飲酒。 90%的酒精在肝臟代謝,一次醉酒相當於得了一次肝炎。中日友好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徐潛表示,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

健身知識:四種零食不易吃胖

Image
健身知識:四種零食不易吃胖 2015年02月13日13:58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四種零食不易吃胖   節日期間,很多人零食不斷,不僅容易導致消化不良,還攝入了更多的熱量。香港“明報健康網”最新刊文,香港營養師黃依玲指出,盡量多吃蔬果,少吃糕點,如果實在想過嘴癮,不妨嘗試以下四種零食:   1.豆類﹕如焗黑豆、芥辣青豆,口感與堅果相似,均較脆口,但相對低脂。需要注意的是芥辣青豆鹽分較高,每日不應食超過兩湯匙。   2.日式紫菜﹕是低卡路裡高纖維的零食代表,但鈉含量高,應多補充水分,或選原味低鹽的種類。   3.干果或脫水水果片﹕如紅莓干、藍莓干或蘋果片等,含大量膳食纖維﹔不過本身熱量及糖分較高,宜選無額外加糖的,每日攝入分量不應超過1/3碗。   4.米餅:焗烤制成,脂肪較低,每日最多吃兩小包,可替代薯片等膨化食品。(戴琳琳)

健身知識:5大飲食惡習會減壽

Image
健身知識:5大飲食惡習會減壽 2015年02月13日13:57      來源: 新華網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5大飲食惡習會減壽 老人長壽有方,飲食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也可以減少老人的壽命,到底是怎麼樣的飲食習慣會讓老人薄弱的壽命還要減少呢? 有人調查了1400位60~64歲的老人,發現每日吃兩頓飯者有1/3患心血管疾病,每日吃5頓飯者(總熱量相等)隻有1/5患病。另有一份報告指出,每日就餐次數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,肥胖患者佔57.2%,膽固醇增高者佔51.2%,而每日就餐次數在5次或 5次以上的人群中,肥胖病患者僅佔28.8%,膽固醇偏高者佔17.9%。專家們分析認為,空腹時間較長,造成體內脂肪積聚的可能性就增大。 不良習慣1、晚餐過遲 晚飯時間過遲,並且是進食難消化的食物,會加重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,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。有人做過這樣一次實驗:在晚間讓大鼠進食高脂肪飲食,然后馬上入睡,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劇上升。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樣進食這些高脂肪飲食,則對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響不大。 不良習慣2、喜吃精糧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糧,隻吃精米白面,殊不知在稻麥的麩皮裡,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纖維素,例如鉻、錳在全谷類、豆類、堅果類中含量最高。若經過加工精制以后,這兩種元素就大大降低。如果用缺乏這兩種元素的飼料去喂養大鼠及家兔,動物就容易發生動脈硬化。植物纖維素能增加膽固醇的排泄,使血膽固醇含量降低。食物太精細,纖維素太少,不容易產生飽腹感,往往造成過量進食而發生肥胖。因此,長期進食低纖維素飲食的人,血管硬化、高血壓的發病率則增高。 不良習慣3、過食肥甘 過多地食用動物油、肥肉和一些富含膽固醇的食物,如豬肉、豬肝、皮蛋、蟹黃、奶油等,可引起血脂升高,但並非要絕對禁食上述食物。近年來有人研究証明,正常的膽固醇並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,而腐敗的膽固醇才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元凶。因此,一些動物油,特別是豬油不宜儲存過久,若已變質,顏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敗味,則不要食用。糖分攝入太多,過剩的部分就會轉化為脂肪。隨著血脂增高,冠狀動脈發生血栓的機會也就增多。還有研究發現,糖能使肝臟合成脂類的作用增強。正常人吃高糖飲食3周后,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

健身知識:晚7點后慎吃5類食物

Image
健身知識:晚7點后慎吃5類食物 2015年02月13日13:55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晚7點后慎吃5類食物 夜晚人體新陳代謝會減慢,因此,如果吃過多不健康的食物,不僅會讓胃和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,影響消化和睡眠﹔還會堆積脂肪,影響身材。美國MSN網健康頻道近日刊文忠告,以下五種飲食,晚上七點后應該謹慎入口。 黑巧克力。黑巧克力是健康零食,富含鎂和抗氧化成分黃烷醇等,對心血管的好處已被醫學証明,但黑巧克力含有咖啡因,晚上吃了刺激大腦,影響入眠。 堅果。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對人體有益,甚至有助減肥,但脂肪本身消化緩慢,晚上吃太多堅果作為零食,不易消化。尤其添加黃油、鹽炒制的堅果,還會堆積腹部脂肪。因此,臨睡前一定不要攝入高脂食物,實在餓時,可以用優質蛋白質食物或碳水化合物替代,如粗糧面包。 酒類。喝酒產生大量熱量,如果你正在健身減肥,喝酒有害無益。晚上喝酒的壞處還在於會干擾你的睡眠節奏,盡管酒精讓你昏昏欲睡,但它同時破壞你的深睡眠,第二天早上,人會變得無精打採。 糕點。糕點糖果對任何人都是誘惑,毫無疑問它在晚上就是“垃圾食品”,除了大量糖分和飽和脂肪,營養匱乏,無甚價值。《心理和身體》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,睡覺前吃甜食類 “垃圾食品”的人群中,7/10的人易做噩夢。 辛辣食物。《國際心理生理學》雜志的一項研究發現,晚餐添加辣椒、芥末等辛辣調味品,導致男性受試者中6/10的人睡眠質量變差。不僅如此,辛辣食物還會刺激腸胃,影響消化吸收,易產生脹氣、泛酸等症狀。

健身知識:8個壞習慣加重疲勞

Image
健身知識:8個壞習慣加重疲勞 2015年02月13日13:55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8個壞習慣加重疲勞   “累”成了越來越多人挂在嘴邊的詞。疲勞雖然不會危及生命,但日積月累可能演變成慢性病。近日,美國《赫芬頓郵報》刊文,根據最新研究總結出一些會加重疲勞的習慣,在此基礎上, 本報採訪專家,教您避開疲勞“陷阱”。   不吃早餐或早餐缺“動力食物”。碳水化合物在人體中可以轉化為葡萄糖,而葡萄糖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,早餐少了它,一天的好精神就會缺少動力。《美國飲食協會》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,飲食中低碳水化合物的減肥者更不願意鍛煉,更容易疲勞。碳水化合物吃得不夠,身體就會挪用肌肉儲存的能量,最后會使新陳代謝變慢,人體感覺疲勞。因此,早餐要吃夠“動力食物”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建議,大家可以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澱粉類食物,如面包、饅頭、燕麥、雜糧﹔富含澱粉的豆類,如紅豆、綠豆、豌豆﹔薯類如馬鈴薯、甘薯、山藥、芋頭。   甜食吃太多。甜食是許多人充飢、解饞的常備食品,很多人沒意識到它也會讓人疲憊。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杰說,吃完甜食后,糖分在胃腸道很容易被消化吸收,胃部血流量增多會引起腦部血流量減少,導致人犯困。甜食還可能讓人長胖,人在日漸肥胖的狀態中,疲勞感也會加劇。建議少吃甜食,選擇堅果、酸奶、水果等食物。   東西太雜亂。房間堆滿雜物,桌上到處是文件…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發現,這種雜亂環境會讓大腦無法集中,從而感覺疲倦。北京和易視覺國際藝術設計機構設計總監張浦楓還說,如果家裡的裝飾物擺得太滿、擺放過於對稱或整齊、同一個空間隻放一類裝飾物,都會給人壓迫感,產生視覺疲勞。不妨每天花幾分鐘整理雜物,告別凌亂。   太依賴電子產品。美國視力測定協會警告,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導致電腦視覺綜合征,出現疲勞、視力模糊、頭痛等症狀。美國《健康》雜志則報道稱,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,睡前長時間玩手機、電腦等電子產品,會讓人們睡不著覺。因為多數電子產品屏幕發出的是藍光,其波長非常接近於日光,會讓人體誤認為處於白晝狀態,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,擾亂人體生物鐘。美國貝勒大學醫學中心家庭醫生簡·薩德勒

健身知識:做到10件事,人老腦不老

Image
健身知識:做到10件事,人老腦不老 2015年02月13日13:49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做到10件事,人老腦不老 多項研究証實,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變,有著相當不錯的健腦效果。美國《健康》雜志近日總結出10種能防止大腦功能老化的方法,幫你做到人老腦不老。 1.學著跳舞。2003年發表在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》上的一項研究表明,與從不跳舞的老人相比,每周跳舞3~4次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要低75%。紐約蒙特非奧裡醫療中心的老年醫學專家認為,跳舞這種有氧運動能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流量,從而改善大腦的連接功能。所以,即使沒有舞蹈基礎的老人也可以學著跳跳簡單的舞蹈,如廣場舞等。 2.下棋。下象棋、跳棋等游戲有助於保持大腦靈敏度。法國學者在2013年發現,參與棋盤游戲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風險要比不玩棋盤游戲的人低15%。這種效應能在為期20年的追蹤調查中持續顯現出來。 3.適量閱讀。閱讀對大腦功能有益,且隻閱讀較少書籍或文章,有助於你對每篇文字付出更多的關注度,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。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大腦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桑德拉·邦德·查普曼博士認為,過量的信息會增加大腦負擔,甚至導致大腦功能關閉,人們最好是每天閱讀一兩篇好文章,從深層意義上思索,而不是一口氣讀上20篇文章。 4.做編織。能讓雙手投入工作的活動(如編織、針織)是行之有效的減壓方法,它們也有助於保持大腦年輕。2013年針對全球約3500名編織者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,編織頻率與認知功能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﹔人們的編織活動越頻繁,認知功能就越強。 5.玩視頻游戲。簡單的視頻游戲,可以很好地鍛煉大腦。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研究者發現,在玩了益智視頻游戲后,受試者在問題解決、空間技能和持久力測試中的得分都有所提高。比如俄羅斯方塊這樣簡單的游戲,就能有效增加大腦灰質的數量。 6.用手書寫。研究表明,當人用手寫方式做筆記時,他們的學習效果會更好。這是因為手寫這一動作會迫使人們在吸收信息時,對其進行更好的處理。 7.打盹。小睡能對大腦起到養精蓄銳的作用。德國研究者發現,僅用6分鐘打個盹,記憶力就能明顯提高。反之,存在睡眠問題(包括睡眠呼吸暫停和失眠)與老年痴呆症

健身知識:身體告訴你缺啥維生素

Image
健身知識:身體告訴你缺啥維生素 2015年02月13日13:47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身體告訴你缺啥維生素 維生素雖然人體所需不多,但缺一點就會出問題,尤其現代人飲食結構多肉少蔬,加上快餐、餅干、熟食等加工食品流行,容易導致維生素缺乏,引發疲勞、頭暈、氣促等各類症狀。人體缺乏維生素后,身體還會發出其他“警報”,望讀者注意。 1.皮膚粗糙、長粉刺。有時你會發現臉部、手臂、大腿以及臀部長出紅色或白色粉刺,這是人體提醒你可能缺乏必需脂肪酸以及維生素AD。首先要檢查下生活習慣,長期晒太陽不足或久待在空調房內和空氣污染的地方,會令問題雪上加霜。 對策: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沙丁魚、金槍魚等海水魚,核桃、杏仁等堅果,亞麻籽等種子類,以及多含維生素D的雞蛋、乳制品﹔還有胡蘿卜、紅薯等富含β-胡蘿卜素(維生素A前體,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)的蔬菜都有助於修復皮膚。 2.身體刺痛。有時你會覺得手腳等身體各部位發麻,或者刺痛,這是人體提醒你可能缺乏葉酸(維生素B9)、維生素B6、B12等B族維生素。缺乏B族維生素會引起周圍神經功能失調,最終通過皮膚麻痛感表現出來,並會引起焦慮、抑郁、貧血、疲勞以及激素失調等一系列並發症狀。 對策:飲食上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乃至消除症狀。主食應多吃糙米、小米、小麥胚芽、全谷物﹔肉蛋類可以選擇雞蛋、雞肉、羊肉、魚類﹔水果可以多吃香蕉﹔蔬菜有花椰菜、紅腰豆、卷心菜、蘆筍以及綠葉類蔬菜。 3.嘴唇開裂。如果碰上嘴唇開裂,而喝水量並不少,氣候也不干燥,說明人體可能缺乏微量元素鐵、鋅,以及煙酸(維生素B3)、核黃素(維生素B2)和維生素B12。素食主義者和節食主義者往往容易因單一飲食而缺乏上述營養素,從而更易出現嘴唇開裂症狀。 對策:飲食上需要多吃禽類、魚類、雞蛋、番茄、花生以及扁豆等,再多吃點西蘭花、菜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以幫助鐵的吸收。對於素食主義者,需要多從雞蛋、牛奶、酸奶、奶酪或酥油等乳制品來補充相關營養素。 4.肌肉抽筋。如果你平時經常自覺腿部肌肉抽筋,這表明可能缺乏鉀、鈣、鎂等礦物質。若你同時是運動愛好者,大運動量會通過出汗令人體流失更多這些礦物質,從而加重症狀。 對策

健身知識:護心又護腦的好習慣

Image
健身知識:護心又護腦的好習慣 2015年02月13日13:47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護心又護腦的好習慣 每年的2月是美國的心臟月。今年的一大主題是“護心的好習慣也能保護腦”。近日,美國MSN網站健康欄目邀請了美國心臟病學領域的頂尖專家,來教給大家一些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的生活習慣。 1.食用富含歐米伽-3脂肪酸的魚。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婦女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主任萊斯利·周說:“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人們每周食用兩次魚肉,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食用來自海洋中的任何食品。比如羅非魚的歐米伽-3脂肪酸含量基本為零,對降低甘油三酯和炎症作用不大。應當食用歐米伽-3脂肪酸含量較高的?魚、鯡魚、金槍魚等。” 2.別盲目服阿司匹林。周說:“盡管研究証實阿司匹林對心臟健康有好處,但它並不適用於每個人。它的一大危險就是出血。如果你的年齡在65歲以下,且不存在心臟病的風險因素,每日服用阿司匹林並不會起到幫助作用。” 3.找到自己的快樂交際圈。卡茨婦女健康研究所副總裁斯泰西·羅森說:“日常生活中的慢性壓力會引起血壓升高,導致抑郁症和焦慮症。平時多和好友一起聚餐或是聽音樂,每天都充滿感恩之心,這對心腦健康很有好處。” 4.遠離含糖多的食物。紐約長老會醫院心臟病研究所教育和宣傳部門的主任霍利·安德森說:“作為心臟病專家,我們會推薦病人食用低脂食品,然而,食品制造商會在餅干和谷物等食品中添加更多的糖分。吃糖過多會導致人體停止接收肚子已經吃飽了的信號。因此,要食用高品質的蛋白質和有益於健康的脂肪,而不是精制碳水化合物。” 5.密切關注懷孕時的血壓。洛杉磯西達斯西奈心臟研究所的副主任克裡桑達·舒菲爾特說:“大部分女性不知道懷孕對心臟健康造成的隱患,但懷孕能揭示出很多你在未來患上心臟病的風險。因為在懷孕期間女性的血液容量會增加很多,她們就像是經歷了壓力測試。如果你存在與妊娠相關的高血壓、先兆子癇或妊娠糖尿病,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,你患上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會增大。” 6.多練點肌肉。紐約勒諾克斯山醫院女性心臟健康部門的主任蘇珊妮·斯特恩鮑姆說:“力量訓練能加快代謝率,讓人體在靜止狀態下燃燒更多的熱量。它能保持血壓和膽固醇處於較低的水平,有助於預防代謝綜合征

健身知識:指甲最喜歡10種食物

Image
健身知識:指甲最喜歡10種食物 2015年02月13日13:46      來源: 人民網-生命時報     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商城 分享 推薦           字號 原標題:指甲最喜歡10種食物 指甲也是人的門面,除了日常精心養護,攝入關鍵營養素也很重要。美國“十佳家庭療法”網站近日載文,刊出美國營養師總結的“指甲最喜歡的10種食物”。 1.豆類。豆類(綠豆、芸豆)是生物素(一種B族維生素)的良好來源,生物素輕度缺乏就可引起指甲干燥,延緩指甲生長,甚至引起指甲變暗,補充生物素有助防止指甲斷裂。 2.南瓜籽。南瓜籽富含微量元素鋅。鋅對免疫系統和結締組織都非常重要。缺鋅容易導致指甲出現白點。 3.紅肉。常吃紅肉有益補鐵,鐵是保持指甲健康的又一關鍵微量元素。缺鐵容易導致指甲隆起,造成指甲凹凸不平。 4.牛奶。牛奶鈣含量高,可促進指甲生長。研究發現,身體缺鈣,指甲容易斷裂。 5.雞蛋。角蛋白(一種蛋白質)是指甲的主要成分之一,雞蛋富含該蛋白質。 6.胡蘿卜。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(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),既有益皮膚和頭發健康,也有益改善指甲外觀,防止指甲變暗和干燥。 7.西紅柿。西紅柿含有大量的生物素和番茄紅素,有益指甲健康生長。西紅柿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,這些營養素都有益指甲健康。 8.香蕉。香蕉富含鉀,有益提高身體能量水平。香蕉中的二氧化硅可改善指甲外觀。其中鋅可使指甲更堅固。香蕉中還富含有益指甲健康的維生素B6。 9.水。身體脫水,會影響包括指甲在內的所有組織健康。因為脫水會導致角質層變薄,指甲更脆弱。 10.菠菜。菠菜等綠葉菜富含鐵、β胡蘿卜素,葉酸以及維生素C,有助指甲健康、堅韌。(陳宗倫)